在日常生活和社保業務辦理中,社保卡和醫保卡是否為同一張卡的疑問屢見不鮮。有人手持兩張卡卻分不清用途,有人誤以為二者功能完全重疊。今天就用1分鐘時間,帶你徹底搞懂社保卡與醫保卡的關系,避免用卡時走彎路。
目前,我們通常所說的社保卡和醫保卡就是同一張卡。為什么會有兩卡的說法?這是因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初期,不同險種的管理信息系統相對獨立,社會因此存在了一段多卡并存的階段。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后,社保卡逐漸升級成為集合醫保結算、養老金發放、失業金申領等多種的一張卡。并且,截至2025年,全國已有97%的地區完成醫保卡向社保卡的遷移,僅個別偏遠地區仍保留醫保卡過渡使用。
目前社保卡它具有哪些功能,它能夠用來干什么?現在的社保卡,社保卡早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領養老金到乘公交,從查社保記錄到辦政務業務,一張卡就能搞定多個場景。下面結合具體生活例子,帶你全面了解社保卡的實用功能:
一、醫療保障:
這是社保卡最基礎也最常用的功能,覆蓋從日常買藥到住院報銷的全流程。
1. 藥店購藥直接刷:生小病去定點藥店買藥時,可以直接刷社保卡付錢,省去先墊付再報銷的步驟。
比如家里老人要購買降壓藥、降糖藥,可以直接用社保卡購買,老人還能實時查詢醫保賬戶余額,清楚知道自己還能報銷多少。
2. 醫院就診一卡通辦:去醫院看病時,不用再填紙質就診卡,直接在掛號窗口刷社保卡就能完成掛號;看診后去繳費,無論是檢查費、化驗費還是藥費,都能刷社保卡結算,醫保報銷部分會自動扣除,只需支付個人自付金額。
比如孩子發燒去兒科就診,從掛號到取藥全程刷社保卡,前后不到20分鐘就能搞定,不用反復排隊填單。
3.異地就醫:如果在外地突發疾病,比如在上海旅游時急性腸胃炎需要住院,提前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辦好異地備案,住院時刷社保卡就能直接結算,不用自己先墊付幾萬塊住院費,也不用拿著單據回參保地報銷。
二、社保功能
這是其作為社會保障卡的基礎身份認證和業務辦理功能。
1.身份憑證:它是持卡人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社保參保登記、資格認證等服務的法定身份憑證。
信息查詢:憑卡可以查詢個人的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保繳費信息和個人權益記錄。
業務辦理:此卡可用于辦理社保待遇申領、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等業務。社保卡的金融賬戶在銀行激活后,它就會像一張專屬工資卡養老金、失業金、工傷待遇以及生育津貼都可直接打到社保卡上。
三、生活便民
不少城市還在拓展社保卡的便民功能,讓它從政務卡變成生活卡,覆蓋交通、繳費等場景。
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社保卡可以當作交通卡使用,坐公交、地鐵時直接刷社保卡就能扣費,不用額外買交通卡或掃碼;部分城市的政務服務平臺支持綁定社保卡,通過社保卡的金融賬戶繳納水電費、燃氣費,還能設置自動繳費,避免忘記繳費導致停水停電;有些城市的圖書館、博物館、景區把社保卡作為準入憑證,刷社保卡就能進入,不用額外辦卡或買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你理清社保卡和醫保卡的區別。總之,社保卡與醫保卡的關系,經歷了從雙卡并行到功能整合的演變。在大多數地區,社保卡已全面承接醫保卡功能,并拓展出就業服務、金融支付等新場景。一張小小的社保卡,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萬能卡,用好它能讓辦事、生活更便捷。大家平時要妥善保管社保卡,丟失后及時掛失補辦,避免個人信息泄露或資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