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沒有穩定工作或收入較低的人來說,養老保險繳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很多人想了解,如果一分錢不交,60歲能領養老金嗎?答案是:特定人群可以,但絕大多數人不行。下面我們通過政策解讀,結合生活化案例,為大家說清楚養老金的領取規則。
一、哪些人能不交錢領養老金?
1.政策過渡期的幸運兒
2009年,國家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11年又推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這兩項政策實施時,如果老人已年滿60周歲且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在2014年2月14日前未領取過其他養老待遇,不用繳費就能直接領基礎養老金。
案例:山東某村的李大爺,2010年滿60歲時沒交過新農保。根據政策,李大爺每月能領100多元基礎養老金,這筆錢完全由政府補貼。
2.機關事業單位的老人
2014年10月1日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無需個人繳費,退休后由財政發放養老金。但2014年并軌改革后,新入職人員必須像企業職工一樣繳費滿15年,退休后才能領養老金。
案例:某市教育局退休的王老師,2013年退休時沒交過社保,每月領5000多元養老金;而2015年入職的年輕教師小李,必須繳滿15年社保,退休后才能領錢。
3.低保戶和特困人員的兜底保障
部分地區對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體有特殊政策:政府按最低檔次代繳養老保險,個人無需掏錢,60歲后即可領取養老金。
案例:貴州某縣的劉奶奶是低保戶,當地政府每年為她代繳100元養老保險,60歲后每月能領120元,加上低保金,生活基本有保障。
二、一分錢不繳領的養老金,到底有多少錢?
目前,一分錢不繳但能領取養老金的,領到的錢主要是基礎養老金,這筆錢由政府補貼,不用個人繳費,但金額確實不高,而且地域差別很大。
基礎養老金的標準由各地定,經濟發達地區高些,欠發達地區低些。大多在150-300元/月。比如佛山、福建等省份的農村地區,目前大多在200-250元/月;而一線城市稍高,比如北京、上海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能到1000元左右。
三、必須繳費才能領養老金的情況
只有上述少部分群體無需交一分錢便可以領取,其余大家均需要繳滿一定年限才可以領取。
1.普通城鄉居民:
新農保和城居保合并后,60歲以下居民必須按年繳費,累計滿15年才能領養老金。如果到60歲時未繳滿15年,部分地區允許一次性補繳,但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補貼。
案例:河南農民趙大叔,50歲開始每年交300元養老保險,60歲時已繳滿10年,又補繳了5年,最終每月領130多元養老金。
2.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者:
企業職工必須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靈活就業者需自行繳納社保。目前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2030年后逐步提升到20年。多數情況下,它不允許一次性補繳,大家要逐月繳納。
綜上,一分錢不交能領的養老金,只能提供基礎保障,能幫大家解決溫飽,但想安享晚年還不夠。不論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核心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年輕時多繳點,老了才能領得多。現在交的每一分錢,都是給老了的自己存底氣。大家如果不確定自身情況,可撥打12333社保熱線或前往當地社保局咨詢,避免錯過應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