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路,安全第一,但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萬一發(fā)生交通事故,撞到行人或者損壞別人的財物,這責任該咋承擔?這時候,三者險就是我們應對這些意外的重要保障。但關于三者險到底保什么、能賠多少錢、和交強險有啥區(qū)別,不少朋友可能還一知半解。所以啊,今天小編就好好聊聊三者險,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一、 三者險是什么意思?
說到三者險,很多人會聯想到交強險,但其實兩者的角色完全不同。三者險全稱“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簡單來說,它保的是因被保險車輛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導致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這里的“第三者”,指的是除了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以外,因為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受害者,比如其他司機、行人、路邊商鋪等等。
二、 三者險主要保什么?
很多人以為三者險只管“撞車”,其實它的保障范圍要廣得多。三者險主要保障的,就是意外事故中第三者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交通事故中,車輛導致其他人員受傷或死亡,或者他人的財產(比如撞壞路燈、圍墻、手機等物品)受損,三者險會負責賠償。而且一旦發(fā)生事故,第三者去醫(yī)院治療,產生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要是不幸造成傷殘或者死亡,還有傷殘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只要是依法應該由被保險人承擔的,三者險都有可能賠償。在交通事故引發(fā)法律糾紛時,三者險通常會承擔相關的法律費用,包括訴訟費、律師費等。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情況都能賠,像駕駛員酒后駕車、沒有有效駕駛證開車等違法行為導致的第三者責任損失,保險公司是不負責賠償的。
三、 三者險賠償范圍和額度是怎樣的?
了解三者險的賠償范圍和額度,能幫助大家在選擇保額時做出更合適的選擇。首先,三者險的賠償范圍,包括事故中第三者的車輛修理費用、醫(yī)療費用、傷亡費用以及其他財產損失。其次,買三者險時,大家一定會注意到“保額”選項,比如50萬、100萬、200萬等。這個數字直接決定了保險公司最多能替車主賠多少錢,一般來說,保額越高,賠償額度越高。具體選哪個檔次,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協商確定。
四、 醫(yī)保外用藥,三者險能報銷嗎?
一般來說,三者險主要賠償的是第三者因交通事故產生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而醫(yī)保外用藥是否能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傳統的三者險確實存在“醫(yī)保外用藥不賠”的漏洞,傷者如果用了自費藥,車主可能得自己承擔這部分費用。但現在部分三者險產品可能會對醫(yī)保外用藥進行一定比例的賠償,很多車主還會額外購買“附加醫(yī)保外醫(yī)療費用責任險”,每年多花幾十元保費,就可以補充三者險在這方面的不足。
五、 三者險和交強險有什么區(qū)別?
交強險和三者險都是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第三者的權益,但它們有不少區(qū)別。從性質上來說,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要求購買的,不買就不能上路,而三者險是商業(yè)保險,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買不買;交強險相當于“基礎版”三者險,但賠償限額低得多,三者險的賠償限額就比較靈活,可以根據車主的需求選擇不同檔次;而且交強險的保障范圍相對較窄,主要用于賠償第三者的人身傷亡和醫(yī)療費用,以及少量的財產損失。三者險的保障范圍更廣,除了人身傷亡和醫(yī)療費用外,還包括財產損失、法律費用等。
六、 結語
三者險就像開車時的“隱形安全氣囊”,平時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關鍵時刻卻能避免家庭財務“翻車”。三者險作為車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我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希望大家通過這篇文章,能對三者險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予以重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保險額度,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多上一道“保險鎖”。祝愿大家出行平安,一路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