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社保的居們都知道,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基本的醫療保障。但哪個的覆蓋范圍更廣些?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居民醫保覆蓋范圍要比職工醫保要廣一些。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哪個要更好?我們可以從繳納金額、報銷比例、繳費年限、退休享受醫保待遇這四個維度做一個詳細的比較。
比較: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
職工醫保按月度繳納,分為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個人繳納金額按照個人工資基數的2%繳納,單位繳納金額按照個人工資基數的8%繳納。居民醫保按年度繳納,本年度繳納下一年的醫保費用,居民醫保每年繳納的費用并不固定,就拿武漢市來說,2021年的居民醫保費為280元/年,2020年的居民醫保費為250元/年。
職工醫保個人繳費金額全部劃入到個人醫保賬戶,單位繳納金額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剩余金額劃入統籌賬戶,單位劃入比例一般來說和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高劃入的比例越高,相對而言劃入金額較多。職工可以持醫保卡到定點醫院或者定點藥店看病購藥。
2020年度武漢市醫保最低繳納基數為3739.8元,因此每月最低繳納金額373.98元,其中個人繳納74.8元,單位繳納299.2元。居民醫保沒有門診個人賬戶,居民持居民醫保卡到定點醫院看門診,可享受一定比例的門診金額優惠,最多不超過1000元。兩者住院報銷比例根據不同醫院的登記報銷比例不同,一般來說職工醫保住院報銷比例要高于居民醫保報銷比例。
職工醫保有一定的繳費年限,一般來說退休前需繳滿20年或者25年,退休后才能繼續享受醫保待遇。居民醫保則是當年繳納,下年才能享受醫保待遇。正常辦理退休后,職工醫保不用繳納醫保費用,仍然享受醫保待遇,每月按照上年度的平均養老金按照一定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中,根據年齡的不同,一般劃入4.8%-5.1%。
比如說,張大爺,65歲,上年度每月平均養老金為6000元,那么張大爺每月職工醫保個人劃入金額288元。居民醫保即使職工退休后,仍需每年繳納一定的醫保費用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今年8月份,國家醫保局向社會公布了《關于建立健全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擬規定建立門診報銷制度,報銷比例50%起步,醫保個人賬戶中單位劃入部分全部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擴大本人醫保卡使用范圍,用于支付職工配偶、父母、子女醫療費用,這是對職工醫保門診報銷的有一項重要的改革。
綜上所述,職工醫保是要優于居民醫保。如果職工單位效益好或者福利待遇高,比如國企或者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除了可以享受基本的職工醫保報銷以外,還可能享受額外的醫療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