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道路運輸市場,總周轉量達6100億噸公里,輕中型貨車和重型卡車市場規模超過5萬億,直接催生了一個巨大的貨車保險市場,特別是500萬輛重型貨車,受到保險公司青睞。重型貨車每年的保費大多在2萬元以上,是私家車的5-8倍,然而普通保險公司要分到蛋糕并不容易。
眾所周知,汽車保險由強制交通保險和商業車輛保險組成,后者可分為兩大類:車輛損害保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以及一些附加險。車損險為被保險車輛本身的損失提供保險,而強制交通保險和第三者保險則對被保險車輛造成的第三人人人身、物質傷害提供經濟賠償。多家財產險公司都明顯表示,從風險角度來說,重載貨車的保險風險與普通家用車具有明顯區別。
作為一種生產工具,重載貨車首要任務是拉貨賺錢,發生比較小的擦碰等事故時,只要不影響正常行駛,車主不會選擇第一時間修理。另一方面,重載貨車質量大、轉彎半徑長、制動慢,可操控性遠不如家用車,容易導致對第三者造成嚴重傷害,往往是重大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對于它們而言,交強險和三者險比車損險更加重要。
由于天氣狀況、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等不同,車輛日常行駛所在地域的特征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風險,或者賠償金額增大所帶來的風險也會存在較大差異。比如,由于冬季降雪路面濕滑,經常行駛在東北三省的車輛風險成本較高,在人傷賠償標準高的江浙滬地區,案均賠款較高,而在地廣人稀的新疆、內蒙,風險成本則較低。
普通保險公司很難擺脫這些陷阱,由于賠償金額較高,不少保險公司對重型卡車業務并不樂觀。同時,第二次收費改革后,保險公司保費充足率下降,賠付比例提高,車險業務競爭進一步加劇,保險企業尋求更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以降低風險的需求日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