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APP開發打車軟件,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蘇州很多的私家車加入滴滴打車大軍中。現在蘇州市的網約車數量已經可以滿足乘客的日常需求。蘇州網約車也成了出租車市場的主體,但最近傳來消息說網約車一旦出事,保險公司不會受理!
要道知道那些注冊了滴滴等網約車的私家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共贏。乘客打車方便了,網約車車主賺到錢了。這是我們普通大眾感知的最最務實的體驗。
對車子來說,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間明顯變長,所以在高效率的使用車子的同時,也是加速了車子的老化,提高了折舊。
目前規范管理的網約車,車輛行駛證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而且有強制報廢期。保險投保時,以營運性質的費率進行投保。
私家車注冊的網約車車輛,其行駛證未做變更,仍為非營運,按照私家車進行管理,不設強制報廢期,買保險了時候也以非營運承保。
保監會也明確規定,私家車用作商業運營,所投保的個人車險可不予理賠。
想要拿到保險理賠,就需要在車輛注冊后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做個車輛性質變更手續。
只是辦理過程需要付出那么點代價,而這個代價是大多數私家車主都不愿接受。
要知道,商業運營車輛的保費通常都是家用車輛的兩倍。這個代價確實很肉疼。
所以很多車主為了省錢,選擇性無視相關規定,出了險依然沒法理賠。
還有,不要以為注冊了沒接單就能心存僥幸,只要出險都會被懷疑是商業載客,免不了重演那些悲催網約車司機的理賠故事。
如果是在運載客戶的路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那么因為保單所載使用性質和車子實際使用性質不一樣的,保險公司就會拒賠。
如果不是在運客過程中出的險,或者是有完全證據表明沒有營業載客的話,保險公司會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