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險 警惕非代理陷阱 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 案件基本情況 王某自家車輛的交強險和商業險2024年12月到期需續保,續保公司報價后,王某仍然想與其他保險公司報價做比較,期間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自稱是某公司業務人員的唐某,并互加微信。唐某告知王某可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并且保費還能優惠300元,王某認為唐某是通過熟人介紹,不會存在風險,于2024年12月12日將保費通過微信轉賬至唐某,期間,王某一直催促唐某提供保單,直至2025年2月王某車輛出險,王某一直未收到唐某發送的保單,向保險公司報案也沒有查詢到相關投保信息,且唐某也聯系不上。 案例評析 保險公司根據王某的反饋進行核實,唐某并非保險公司業務人員,其行為屬于唐某冒充保險公司業務人員誘騙王某向其支付車險保費。隨后,保險公司主動協助王某上門與唐某面談溝通,將保費成功追回,彌補了王某部分損失,但王某出險造成車輛受損的費用無法理賠。 案例啟示 “非法代理投保”會帶給消費者資金受損風險,同時喪失正常保險保障的風險,還會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消費者通過保險中介或者代理人購買保險產品時,應當通過監管部門官方網站驗證其保險代理資質,購買后及時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官方電話等方式核實保險是否購買成功。消費者也可通過保險公司門店、官網、官方APP等正規渠道購買,切勿貪圖便宜,輕信口頭承諾,確保代理方身份真實可靠,避免將資金誤轉給未經保險公司授權的第三方,切實保障自身資金安全。
以案說險 警惕非代理陷阱 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 案件基本情況 王某自家車輛的交強險和商業險2024年12月到期需續保,續保公司報價后,王某仍然想與其他保險公司報價做比較,期間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自稱是某公司業務人員的唐某,并互加微信。唐某告知王某可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并且保費還能優惠300元,王某認為唐某是通過熟人介紹,不會存在風險,于2024年12月12日將保費通過微信轉賬至唐某,期間,王某一直催促唐某提供保單,直至2025年2月王某車輛出險,王某一直未收到唐某發送的保單,向保險公司報案也沒有查詢到相關投保信息,且唐某也聯系不上。 案例評析 保險公司根據王某的反饋進行核實,唐某并非保險公司業務人員,其行為屬于唐某冒充保險公司業務人員誘騙王某向其支付車險保費。隨后,保險公司主動協助王某上門與唐某面談溝通,將保費成功追回,彌補了王某部分損失,但王某出險造成車輛受損的費用無法理賠。 案例啟示 “非法代理投保”會帶給消費者資金受損風險,同時喪失正常保險保障的風險,還會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消費者通過保險中介或者代理人購買保險產品時,應當通過監管部門官方網站驗證其保險代理資質,購買后及時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官方電話等方式核實保險是否購買成功。消費者也可通過保險公司門店、官網、官方APP等正規渠道購買,切勿貪圖便宜,輕信口頭承諾,確保代理方身份真實可靠,避免將資金誤轉給未經保險公司授權的第三方,切實保障自身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