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簡介
身在湖南的張先生通過當地汽車銷售中介在廣東全款購買了一輛寶馬汽車,并將保險費轉賬給該中介代辦車輛保險。投保人是汽車銷售中介,被保險人是張先生。當車輛從廣東運送到張先生所在地后,由于汽車銷售中介未足額支付購車款給廠家,導致車輛被收回廣東。張先生聯系保險公司申請辦理車險退保以減少損失,但因非投保人身份,無法辦理退保。張先生向保險公司求助希望與投保人(汽車銷售中介)聯系,甚至愿意在原車未售出情況下購回車輛,但對方電話已停機,無法取得聯系。目前張先生擬通過法律途徑起訴該中介索賠損失。
二、案例評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除本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本案中,保單的投保人為汽車銷售中介,而非車輛實際所有人張先生。因此,盡管張先生支付了保費且是被保險人,他仍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退保權,無法直接向保險公司主張解除合同并取回未到期保費,最終導致其經濟損失。
消費者在代辦保險業務中可能面臨以下風險:在不知情或未被告知的情況下成為“非投保人”,致使自身在后續理賠、批改、退保等環節中喪失主動權和話語權,只能依賴投保人處理,自身權益保障極為脆弱。
三、案例啟示
代辦投保有風險。消費者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保險,建議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如官網、官方APP、直屬營業廳)進行投保,如選擇保險代理機構購買保險,應核實代理機構資質,通過官方客服核實代理人身份,并妥善保管與代理人的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委托協議等證據,作為日后發生糾紛的維權依據。投保時須核實相關保單信息是否正確,支付保費時務必轉入保險公司的對公賬戶(賬戶名稱通常為“XX保險公司”),保障資金安全。支付成功后及時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驗證保單真偽及仔細核對保單信息。堅持“本人作為投保人”原則,避免代辦投保帶來新的風險,別讓“省事”變成“費事”甚至“壞事”。
一、案例簡介
身在湖南的張先生通過當地汽車銷售中介在廣東全款購買了一輛寶馬汽車,并將保險費轉賬給該中介代辦車輛保險。投保人是汽車銷售中介,被保險人是張先生。當車輛從廣東運送到張先生所在地后,由于汽車銷售中介未足額支付購車款給廠家,導致車輛被收回廣東。張先生聯系保險公司申請辦理車險退保以減少損失,但因非投保人身份,無法辦理退保。張先生向保險公司求助希望與投保人(汽車銷售中介)聯系,甚至愿意在原車未售出情況下購回車輛,但對方電話已停機,無法取得聯系。目前張先生擬通過法律途徑起訴該中介索賠損失。
二、案例評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除本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本案中,保單的投保人為汽車銷售中介,而非車輛實際所有人張先生。因此,盡管張先生支付了保費且是被保險人,他仍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退保權,無法直接向保險公司主張解除合同并取回未到期保費,最終導致其經濟損失。
消費者在代辦保險業務中可能面臨以下風險:在不知情或未被告知的情況下成為“非投保人”,致使自身在后續理賠、批改、退保等環節中喪失主動權和話語權,只能依賴投保人處理,自身權益保障極為脆弱。
三、案例啟示
代辦投保有風險。消費者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保險,建議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如官網、官方APP、直屬營業廳)進行投保,如選擇保險代理機構購買保險,應核實代理機構資質,通過官方客服核實代理人身份,并妥善保管與代理人的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委托協議等證據,作為日后發生糾紛的維權依據。投保時須核實相關保單信息是否正確,支付保費時務必轉入保險公司的對公賬戶(賬戶名稱通常為“XX保險公司”),保障資金安全。支付成功后及時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驗證保單真偽及仔細核對保單信息。堅持“本人作為投保人”原則,避免代辦投保帶來新的風險,別讓“省事”變成“費事”甚至“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