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床位費、醫藥費,拿著發票就能報!有不少消費者認為,費用報銷型的醫療險會比重疾險要實用的多,但是他們并不知道,費用報銷型醫療險在賠付范圍、理賠條件上也有著許多嚴格規定,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型的險種時,應在購買之前就了解清楚,以免需要報銷時發生一定糾紛。費用型醫療險有哪些限制你了解嗎?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費用型醫療險有哪些限制的知識,請看下面的介紹。
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費用型醫療險它的限制有哪些吧。
1、等待期發病無理賠
消費者在投保此類型的保險產品時,通常保險公司都會設有一個等待期,如有些產品條款中明確指出等待期在60天、90天或180天之內里,被保人如若發生因意外、疾病導致在醫院里所支付的醫療費用開支,保險公司不承保賠付責任。換句話而言,消費者在保險生效的等待期內,即便住院產生了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也不會賠付,所以消費者應仔細了解清楚此款產品的合同條款,不過續保則無等待期。
2、實際理賠額小于保額
大部分被保人能從費用性醫療險中獲得實際賠償金額,但一般都會小于投保的保額。比如有些保險產品條款規定:“住院費保險金按被保險人實際住院床位費用給付,每日給付限額為20元,每次住院最長給付天數為180天”,相當于每次住院費保障上限僅為3600,當被保人在獲得各項條款累計的給付保險金達到保險金全額時,合同立即終止。而且,此類產品通常還設有“免賠額”,假設該產品對住院以及手術費的醫療費用的賠付,需要被保人先自行支付500元,保險公司僅對超過500元的部分承擔責任。
3、多次投保不重復理賠
有些消費者覺得費用型醫療險,多去投保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到時候住院時理賠的金額便會多很多,其實這個想法是不太成熟的。多次投保的保險產品不會進行重復理賠,假設一位投保人購買了兩份費用型醫療險,在發生事故住院后先去其中一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會在所有費用單據上蓋章,并在醫院開出的總費用單上標明公司名稱、賠付金額以及日期等相關信息。當投保人再去第二家保險公司時,這家保險公司會根據具體合同條款,把已經賠付過的金額扣除后在進行賠付。
4、特別護理無賠付
費用性醫療險并非是被保人因各種原因住院而造成的醫療費用都報銷,有些費用性醫療險對于藥品或者檢查之類有規定,因一般身體檢查、療養、康復治療、特別護理或靜養,致使被保險人支付的住院醫療費用,公司不負給付保險金責任。而除上述情形外,對于社會醫療保險管理部門規定應自費的藥品、檢查、手術、治療及其他項目、未經衛生管理部門批準的醫療收費項目,保險公司同樣不予報銷。
綜上所述,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型的保險時,一定要仔細了解清楚合同條款等詳細內容,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