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份醫療保險的意義有多重大,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投保一份醫療保險,你知道投保醫療保險的竅門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投保醫療保險的誤區有哪些的知識,請看下面的介紹。
投保醫療保險的竅門
首先,優先投保住院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的保險期限一般為一年,一年結束后要重新投保。但是,目前市場上多數住院醫療保險產品不保證續保,即投保人在年輕、健康時每年續保沒有問題,一旦發生了賠付,則下一年續保時,保險公司就可能要求額外加收保費,甚至拒保。因此,在購買住院醫療保險時,消費者最好選擇具有保證續保功能的住院醫療保險產品,從而使自己在續保時處于主動地位。
其次,最好選擇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費用型醫療保險的保險金賠付主要依據發票,賠付金額一般要低于實際花費;而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是按照事前約定的保險金額進行賠付,因此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可能高于或低于實際支出,消費者可以把高出部分用于支付營養費、誤工費、車船費、陪伴費和護理費,而且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的理賠一般不需要提供發票原件,手續簡單,不容易產生理賠糾紛。
最后,醫療保險有投保年齡限制。對于醫療保險,保險公司對最低投保年齡有不同規定,一般在出生后90天至年滿16周歲不等,而最高的投保年齡限制卻大致相同,一般不能超過65周歲。
投保醫療保險的誤區
誤區一: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些投保人認為,醫療險每年的理賠金額少于保費,很不合算,所以,生病住院還得靠平時的積蓄。其實醫療險的關鍵作用在于疾病風險的防范和轉移,一旦出現突發性的重大疾病,個人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還是應當通過商業醫療保險將自己承擔的風險進行轉移。
誤區二:只有患重疾,醫療險才發揮作用
實際上,醫療險并非只在投保人身患重疾才起作用。當疾病發生時,消費者不僅面臨醫療費用負擔,還要承擔醫療費用以外的開支。此時,專門針對醫療費用的報銷型醫療險就能為投保人分憂。至于津貼型醫療險,無論投保人住院與否,都可對醫療費用進行補貼。
誤區三:年輕時買理賠少,年老時買保費貴
其實,消費者完全可以在年輕時未雨綢繆,做好終身醫療險的規劃,年輕時交保費,年老時就無后顧之憂。
雖然說,人人都應該投保一份醫療保險,但是也千萬別盲目地投保,還是需要經過一番考察后才能進行投保,這樣才能買到更加合適、更加劃算的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