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醫保”,即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為勞動者患病時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社會保險制度。“低層次,廣覆蓋”的醫療報險模式下,可報銷項目有四種:普通門診、住院、慢性病門診特定項目。那么,醫保必須住院才能報銷嗎?
一、醫療保險必須住院才能報銷嗎?
(一)普通門診報銷,例如一些比較小的生病,感冒發燒這種。有些地區有起付標準,有些地區沒有起付標準,按當地醫保規定報銷。
(二)住院報銷的前提是要花費達到當地的報銷規格,然后因為醫院等級不一樣,報銷的比例也不同。而且醫院等級比較高的話,報銷的起付標準越高,報銷比例也越低。
(三)慢性疾病報銷,現階段有17種慢性疾病可以報銷。例如:糖尿病、心腦血管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惡性腫瘤、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慢性疾病。
這類疾病不會短期內要了患者的生命,但是會很長一段時間給患者帶去痛苦,所以日常看病買藥可以憑醫保報銷大約85%,每個月可以報銷150元左右。
(四)門診特定項目報銷,目前有8種特定項目可以報銷。通常是指治療費用高且周期長,比如慢性丙型肝炎、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重型β地中海貧血、惡性腫瘤化療放療、肝臟移植術后抗排異、腎移植術后抗排異、尿毒癥血透腹透。
這類型的報銷比例一般在80%-90%之間,按照不同疾病,每個月可以報銷三千-六千元左右,會比普通門診的報銷上限要高得多。
但是,不是任何藥品及治療項目都是醫保報銷范圍,只有規定了的才能夠報銷,比如一些效果比較好但價格比較高昂的進口藥,只能患者自費。
二、醫療保險如何進行報銷?
醫保報銷的一般公式:報銷金額=[治療總費用-起付線-自費部分]×報銷比例(70%-90%)
注:起付線:治療費用超出了最低限額,方可報銷,起付線各地區有差異。
門診報銷
目前,醫保卡的錢可以直接當成現金去使用,比如日常的小感冒,去定點零售藥店或者是定點醫療機構買藥,能夠直接使用醫保卡去支付。
然后,若是一年之內看病費用超出了最低起付線,這時候還能夠按照一定比例報銷,但是醫院等級越高,報銷比例也就越低。
住院報銷
如果一般疾病要進行手術,需要到指定醫院住院治療,方可報銷。住院部分的醫療費用會自動關聯到我們的醫保卡中,然后報銷的計算方式與上文所述門診的計算方式相似。
但是保險費用上有最高限額:一般是當地年平均工資的4倍來計算;下有起報線:低于這個免賠起報線,不報;中間有自費部分:昂貴的不在社保保險范圍內的進口藥,不報。一般來說,醫保的費用報銷需要排除掉起報線和自費部分,排除這些之后,身下的部分才可以按照比例進行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