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分配保險的時候,對于保障期限多少都有猶豫和困惑。一般來說,保障期是指您購買的保險單可以投保幾天、一年、20年甚至終身,具體視險種而定。一般來說,意外險和醫療險的保險期限對決策非常有利,一般一年投保一次(旅游意外險除外,幾天就可以投保),大多數產品的設計都是這樣的。
但對于大病保險,保障期限的選擇太多,這也是很多剛要買保險的人糾結的問題。今天,筆者就大病保險的配置以及如何選擇保障期進行深入分析。
重疾險的保障期限確實選擇多樣,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類。其中,短期重疾險一般指的是一年期重疾險;而長期重疾險指的是保10年、20年、30年,甚至是保至終身的重疾險。也可以分為定期和終身兩類。其中,定期指的就是一年期、保10年、20年、30年這樣的重疾險;而終身重疾險,顧名思義就是特指保至終身的重疾險。
對于保障重大疾病風險的保障而言,一年期重疾險由于保障期過短,且費率會隨年齡不斷調整,一旦身體出現異常,也很難再次投保,因此不推薦,這里也就不對它進行過多討論。
那么關于保障期限的選擇,也就主要集中在定期(保20年、30年)還是終身的問題上了。
于是,很多朋友就會出現這樣的困擾:如果買了定期,過了保障期生病了,保險豈不是白買了?這樣就不如直接買終身。
但事實上保障期越長,風險越大,理賠成本也就越高,因此相應的保費越高。一般來說,終身重大疾病的保險費是普通大病保險費的數倍,誠然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定期的大病保險更劃算。這是不是意味著終身保險就沒有用武之地了?事實上很多保險產品都是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到了一定年齡就沒有購買資格,或者即使能買,也容易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不僅不劃算,保額也不充足,基本起不到保障作用。因此預算相對充裕的人,最好一步到位,直接分配終身大病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