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預測到自己的一生會平穩度過,同時意外險也是在眾多保險類型之中性價比比較高的,只需要拿出來幾十或者是幾百元就可以得到很高的風險保障,因此對于我們而言,意外保險的配置即是非常重要的又是非常劃算的。
然而,投保意外險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專業的東西,比如很多朋友會不明白“職業類別”,什么是職業分類?通常,保險公司會把常見職業按照危險程度分成6類,其中,1-3類為低風險職業,4類為中等風險職業,5-6類為高危職業。此外,還有一些特別高風險的職業(7類、S類等)。一般來說,1-3類職業全部意外險產品都可以承保;4-6類職業可選的意外險產品就少了許多,或者保費要比1-3類的人高;到了7類或S類,就基本上沒有產品能夠投保了。
為何需要分類?之所以這樣,并不是保險公司“歧視”某些工作,而是因為不同職業的人群所面臨的危險程度有著天壤之別。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對于面向普通大眾類的產品,往往會選擇排除中高風險職業人群,這樣就能大幅降低保費,讓更多人能以更優的價格獲得較好的保障,普惠大眾。而對中高風險職業人群,則通過單獨推出高危職業保險或提升保費方式為他們承保。
那么如果我們碰巧從事高風險職業,應該如何投保?對于高危職業群體,更建議選擇特定的高危職業事故保險,或由企業投保特定群體意外傷害保險,這些保險的職業限制將更加寬松,保障將更有針對性。由于職業風險大,即使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往往也不是很高,因此,通過保險組合配置的方式來彌補這一缺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的人在職業風險水平不高的時候買保險,后來卻換成了高風險的職業從業者,在這種情況下,投保人需要及時通知保險公司。